已传文件:photo/1631586161.png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胞外囊泡主要由凋亡小体(Apoptosis Body,APB)、微囊泡(Microvesicles, MIV)和外泌体(Exosomes, Exo)组成。基于外泌体的化疗药物递送系统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其他亚型的细胞外囊泡,特别是微囊泡的治疗潜力似乎被忽视了。
5月17日,Theranostics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药学院冯敏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Proinflammatory macrophage-derived microvesicles exhibit tumor tropism dependent on CCL2/CCR2 signaling axis and promote drug delivery via SNARE-mediated membrane fusion”。作者采用差速超速离心分离促炎症巨噬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亚群,包括凋亡小体、微囊泡和外泌体,并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和脂类进行进一步分析。
1、根据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发生途径,微囊泡获得肿瘤靶向性的能力可能来自于富含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 ,CCR2)的细胞膜,这也驱动了供体细胞向肿瘤炎症部位的募集。
2、微囊泡利用可溶性NSF连接蛋白受体(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介导的膜融合直接将阿霉素释放到细胞核并绕过内吞降解。
3、与其他细胞外囊泡亚型相比,包载阿霉素的微囊泡在化疗结果包括提高转移性卵巢癌生存率方面有显著优势。因此,微囊泡是一种有效替代脂质体的肿瘤靶向药物载体。
本信息源自互联网仅供学术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