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注 册   |   登 录

学术前沿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17715390137

18101240246

18914047343

邮件:mxenes@163.com

扫码关注或微信搜索公众号:

二维材料Fronrier
关注后点击右下角联系我们,

进入企业微信。

专业服务在线

学术前沿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COFs

JACS | 定向二维COF薄膜在近红外电致发光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北科新材 浏览次数:5802时间:2020-08-10 QQ学术交流群:1092348845

已传文件:photo/2020729970903.png

019年,中科院化学所王栋老师课题组,共价有机框架(COF)薄膜的一篇JACS。


图0 题头


摘要


作者以氧化铟锡(ITO)涂覆的玻璃为基底,合成了一例二维COF薄膜。该COF薄膜形态均匀,结晶性好,其二维平面与基底平行;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表现出深红-深棕的可逆颜色转变。光谱电化学实验发现,这一过程中,近红外和可见光区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并表现出价间电荷转移的特征。基于该COF薄膜制备的准固态器件在近红外区表现出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引言


COF粉末和COF薄膜已应用于很多领域。得益于取向固定的孔道与延伸的π-π堆积结构,定向COF薄膜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领域具有比非定向薄膜更好的应用潜力。


材料在外部电刺激下发生可逆颜色转变的现象称为电致变色。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窗口、电子显示器、信息存储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通常,聚合物电致变色薄膜由电化学聚合或旋涂制得。相比于一维聚合物,二维COFs平面内较大的π-共轭骨架,平面间形成的π-π堆叠结构,以及有序的微孔或介孔,均有利于离子传输,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


本文中,作者以TAPA和TTDA为单体,将ITO电极作为基底引入前体溶液中,通过固-液界面溶剂热法,在ITO表面直接合成了定向COF3PA-TT薄膜,如图1所示,并研究了其电致变色性能。作者观察到,当施加的电势变化时,COF3PA-TT表现出深红-深棕的可逆颜色转变,如图2所示;光谱电化学实验证实,这一过程中,COF3PA-TT近红外和可见光区吸收光谱发生了变化。此外,基于COF3PA-TT薄膜制备的准固态器件,电致变色性能良好。


图1 COF3PA-TT的合成


图2 ITO电极上定向COF3PA-TT薄膜的电致变色示意图


结果和讨论


高结晶度COF3PA-TT粉末的合成已经被报道(Nat. Chem. 2016, 8, 310-316)。在本文合成COF3PA-TT薄膜的过程中,为避免形成粉末,作者将剪切到合适大小的ITO电极垂直放入玻璃管中,在低前体浓度的条件下制得了深红色的COF3PA-TT薄膜。


2018年,Yaghi课题组报道,基于脲键的COF中存在客体调控的动力学重构现象,由脲键的柔性引起(J. Am. Chem. Soc. 2018, 140, 16438-16441)。本文中,COF3PA-TT的大孔道与胺类单体的非平面结构,可能具有相似效应,一方面,随着客体分子的引入和移出,COF3PA-TT粉末结构发生着变化,在客体分子移出时结构不能保持晶态;另一方面,归功于良好的附着性,直接生长于ITO表面的COF3PA-TT薄膜在基底的支撑下能够保持孔道结构垂直于基底方向。


作者将附着有COF3PA-TT薄膜的ITO直接作为工作电极,测试了其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行为,如图3所示。


图3 a) 循环伏安曲线;b) 峰电流随扫速的变化

c) 0 V和1.4 V处的电极照片;d) 0 V和1.4 V处的吸收光谱

e, f) 氧化过程中吸收光谱的变化


为了评估该电极的应用潜力,作者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空白ITO为对电极,将基于LiClO4的聚合物凝胶注入电极间作为电解质,制备了三明治结构的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在-2 V到2.4 V间表现出深红-深棕的可逆颜色转变,如图4所示;相比于单一电极,稳定性增加,着色时间变长,着色效率提高,作者认为,凝胶电解质中受抑制的副反应可能对此有贡献。


图4 a) 器件结构;b) 深红-深棕可逆颜色转变


相比于无机多孔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COF3PA-TT薄膜响应时间和性能中等,着色效率高,近红外区响应宽;相比于三苯胺基共轭聚合物,COF3PA-TT薄膜性能和着色效率中等,而COF3PA-TT仅仅是基于最简单的三苯胺单体构建的,改进空间巨大。实验已证明,归功于二维COFs的层状结构,COF薄膜具有比相同组分非晶态膜更好的电致发光性能。


这一工作有望推动COFs在刺激-响应材料应用方面的发展。

本信息源自互联网仅供学术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温馨提示:北京北科新材科技有限供应产品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部分网站示意图源自互联网,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际测试结果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产品参数仅供参考,请以实际值为准!
版权所有 © 2019 北京北科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6054715-2号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17715390137
扫一扫

扫一扫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