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MOF “turn on” 荧光传感器用于氰基离子检测!
QQ学术交流群:1092348845

详细介绍

【源起】


一般的,化学荧光传感器是基于“turn off”机理,即荧光发色团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或能量转移,发生荧光分子的电子到客体分子的迁移,从而形成“荧光淬灭”效应,导致荧光强度降低或消失的现象。然而基于“turn off”机理的化学荧光传感器一般检测线和灵敏度很难提高!而基于“turn on”机理的化学传感器从原理上即具有易于实现高灵敏度的特点,作为一种理想的荧光传感机制亟待发展!
“turn on”传感器可以通过结合荧光团和识别部分进行设计。基于对MOF结构可设计性的理解,作者认为MOFs可以成为设计荧光“开启”传感器的合适平台。此文报道了一种通过连接anthracene基荧光发色团和hemicyanine基CN-响应分子的多组分MOF“turn on” 荧光传感器用于氰基检测(图1)。“turn on”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理。需要注意的是,此文报道的anthracene基荧光发色团和 hemicyanine两个部分不是共价连接,而是通过MOF内的配位键分别连接到Zr团簇上。

图1 MOF“turn on” 荧光传感器用于氰基检测的机理


【MOF合成】


作者选用了PCN-700作为前驱体来进行后修饰后得到MOF荧光分子。为了成功合成所需的MOF荧光分子,设计了一条分步合成路线(图2)。首先,在DMF溶液中,通过将预先合成PCN-700晶体与L1反应,将L1插入PCN-700的pocket中(图2c)。随后,在PCN-700 中引入一种含醛官能团的hemicyanine前体(L2CHO)。最后,在1,2,3,3-四甲基-3H-吲哚碘化物和PCN-700-L1-L2CHO之间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所需产物,即PCN700-L1-L2Hcy(图2e)。作者也对其他分步合成路线进行了尝试(如后单体引入顺序等,具体请见原文),然而仅上三步法路线成功得到了所设计MOF。另外,通过调节L1与L2CHO的反应浓度,可成功控制引入的两单体比例,这将有利于之后荧光灵敏度的设计调节!更重要的是,此方法最终得到了单晶级别的PCN700-L1-L2Hcy,可认为是MOF to MOF的转变,因此结构可以通过单晶衍射精确解析

图2 MOF荧光分子的合成


【荧光测试】


接下来作者对其荧光检测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图3)。结果表现出高灵敏度、线性和选择性,并且荧光强度可调(通过调节荧光发色团与结合基元的比例,图3b,c)。

图3 荧光检测性能分析


【性能扩展】


通过调节合成条件控制了MOF的粒径,得到了平均直径500 nm的晶态MOF荧光传感器。MOF的纳米颗粒大小增强了细胞的通透性,使可用于体外CN-检测。作者将其置于Hela细胞,发现当将荧光修饰的细胞置于NaCN (1 μM)溶液中,显示出了强荧光(图4)!这些结果证明了MOF纳米颗粒的良好的细胞膜渗透性,可将这些MOF传感器的应用扩展到活细胞中的CN-检测和生物成像领域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总结】


此文通过在MOF中引入两种有机官能团,实现了“turn on”荧光检测。小编认为此策略完全可以引入到功能性COF的设计合成中,将会实现比MOF中更优异的性能!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00702

信息来源:MOFs在线

Copyright © 北京北科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4715-2号